1)第三百二十三章 放虎归山_我是董卓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雷声轰鸣了好几个时辰,董杭出来了一趟,交待了宋宪几句,而在雷雨停了以后,有两名亲卫兵一前一后而去。

  一个是去那些官兵所在的城,原丰他们为追赶大军,不让大军在没有民心的支持下孤军深入,所以采取了以一城制几城的快速推进之法。

  这难免啊,有漏掉的,其实也并不是漏掉的,而是有些人觉得,董杭大军在前线,根本顾不上管他们。

  而另一个亲卫兵,是去了横连的第七城,明早,这个村落的所有人,就搬去第七城吧。

  和那里的百姓一起,垦荒屯粮,民以食为天,在太平时代如此,在乱世之时更是如此。

  那老丈于昨夜走了,他走的很安详。

  没有人知道,他到底和董杭说了什么,董杭已经一早上没有说话了,直到到达了那横连的第七城,这精神状态才算是好了点。

  他们当初走的匆忙,董杭就只到过三、四、五三座城,第六城都没去过,更别说第七城了。

  而随着袁术先制首尾的战略失败,现在,樊稠大军就在袁术的正面,而侧翼,张济张绣收到董杭的军力,以疲敌为主。

  就包括孙策都在那边和董白耗呢,可以说,袁术大军的战线已然被拉长分散,他已无法出奇兵再去制其首尾。

  更何况现在董杭已增兵七城,当时,孙详的几百人,都让刘勋和雷薄跨不过第四城。

  再出奇兵,必败无疑。

  所以袁术现在也是很头疼的,进不能进,退又退不得。

  董杭就是在拖时间呢,这场仗打的就是时间。

  安置好了邓家,又特殊交待了下第七城的守将,直到正午的时候,他们才出了豫州,飞马回洛阳。

  于同一日,夏侯渊的战报传至河内郡。

  主要是前线战事吃紧,这打完了雷薄和刘勋,马上急行军至前线,根本没有反应的时间。

  况且,首战胜,不足以说明什么,可是让夏侯渊感到惊异的是,在兖州战线,陶谦被张济打败,张济分兵豫州,仅仅几天时间,这战局已逆转。

  逆转的意思,不是胜机,而是董杭后手落子,已然和袁术打平。

  哪怕他们现在被孙策所阻,可是孙策和袁术又岂是一条心。

  礼战?开什么玩笑呢,这只能说明孙策自立之心已生。

  夏侯渊是曹操的上将,他能看懂这一点,他觉得袁术也能看懂,可袁术现在不得不用孙策去阻董杭大军。

  一旦董杭和樊稠合军,再加上张济,这哪一个都是战绩辉煌,哪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可是袁术呢,连败两阵,士气低迷,他需要时间去重整士气,择日再战。

  所以,袁术需要的同样是时间,他哪怕知道孙策自立之心已起,可却不能不用。

  也许在袁术的心里,孙策就算自立,也成不了什么气候吧。

  夏侯渊想明白了这点,这才给曹操写信,告知兖豫二州的

  请收藏:https://m.lewen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