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卷 天下归心 一千八百六十九章 良好建议上_逆天明末三十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产人才队伍。”宋应星道。

  “妙!太妙了!本人从来都以为农业那是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技能,代代相传,可是没想到,农业还能独立出来,如同军事政务一般单独成为一门学科,此法大善,如此一来,我们的人才队伍将会更加充实。”成康赞叹道。宋应星又道:“这第二条是紧随其后的,有了农学院还不够,还要在此之上进行进一步完善。”成康问道:“怎么个完善法?”“建立农科所。所谓农科所,就是专门研究农业的机构,比如我们可以在新军各个地盘上划分一千亩的试验田,联合农学院的学生进行产学研三结合,重点突破各地在各个气候水文环境下的良种问题,同时可以在农学院中设立兽医专业,解决牲畜的培育问题,如此双管齐下,是实现农业增产增收的不二法门。”成康张大了嘴巴,真是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自己在书房来回思考都没有头绪的问题,到了宋应星这里简直就是小菜一碟,仅仅几句话,就勾勒出了一张宏伟蓝图,这不就是未来人民生产队的前进方向?

  宋应星端起茶碗,喝了一大口,用袖子擦擦嘴又道:“第三点就是农业移民,这是咱们的先前的策略,不过现在有了湖广,要更加细化一些才对,也就是说,要让大家人人有田地可种,人人都有不错的收成。南洋土地富余,但是比如江南或者高丽地区,人口众多,耕地不足,那么可以考虑全盘经营,以官府的补贴为吸引力,调动各地民众的积极性,让人多地少地方的民众去人少地多的地方耕种,同时结合人民生产队,统一搞水利施肥等工程,尽力避免劳动力闲置的问题。”成康点点头,这倒是个大问题,新军的地盘可以说是左一个右一个,互相之间还不联通,特别是海外的领地,还需要水师来回运送,若是大量的土地没人耕种,而不足的土地却有过量的人口来耕种,更是巨大的人力和土地浪费,这个问题势必要解决,不过一时半会,这对青弋军的远洋运力是个巨大考验。宋应星应该也是看出了成康的难处,立刻解释道:“这一点的设想过于宏大,短期内很难实现,特别是我们外部的敌人不会眼睁睁看着我们和平发展,如果大环境有变,我们还是要以军事行动为主。”

  成康肯定道:“说的不错,还有吗?”宋应星道:“有,其实这个意见上次的时候我就想说了,我们在经济战和粮食战争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咱们必须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改进,上次之后我就在思考怎么解决,近期大都督的会议给了我一些启发,我想是时候将这个意见说出来了。”成康道:“哦?看来宋总师又有什么奇思妙想了,说说看,我来评估一下实施难度有多大。如果好办的话,回去我就着手实施。”

  请收藏:https://m.lewen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