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二章 远东大豆_重生之执掌天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远比东部沿海地区要充裕,不过漫长的内陆国土距离,让快达物流也不得不搁置,开发边疆物流枢纽的计划……”陆恒很理性地说:“不过从长远来看,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将与北疆互补,而有华夏支持的北疆省份,将会成为中亚地区的经济核心,对附近一种泛突厥文化国家,起到吸纳的作用……”

  吴奇听着陆恒从经济和文化角度分析的结果颔首。

  其实从政治和军事上来看,中亚的上一位主人毛熊国,已经丧失了对中亚的影响力,而有着山区和陆地隔绝因素,英美各国影响又渗透不进来。

  毕竟,英美的海洋文化,更喜欢控制海上交通枢纽,从而影响整个地区的生态。

  而中亚便是一边空白的区域。

  不过这片区域却也很贫穷。

  只有华夏这种后进者荤素不忌,才会过来帮着中亚各国‘扶贫’……

  毕竟,黑非洲都去了,中亚还算困难吗?

  “远东如何?”

  “远东的气候环境太恶劣了,我去老东北地区转了圈,当地人口流失情况严重,更何况是更北的俄罗斯?”陆恒摇头说:“海参崴作为远东的不冻港,同时也是远东进入深海突破口,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重要,可毛熊的国力一去不复返了,就连在欧洲打一场乌克兰,都要提前和华夏凑一笔钱,压根没有实力再发展远东海军了……”

  吴奇闻言愣了一下,却不觉得什么奇怪!

  快达物流同时国内军方的合作者,公司内部签订的一些合同条约,部分内容对吴奇都是半隐秘的东西……

  陆恒不去看海参崴才会很奇怪呢!

  “这些暂且不论,大豆运输体系,建立得如何了?”

  “再有一个月,就要完工了,完全可以赶得上这一季的大豆收割……”

  “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吴奇心里预估了一下数据。

  前些年,远东大豆陆陆续续出售给国内的,大约在三十万吨到八十万吨不等的情况,后面陆续扩大的种植面积提高了产量,也稳定了当地的大豆农场收益……

  种田可是很靠天吃饭的行业!

  尤其是在远东这片一穷二白的荒野上,几乎什么农田水利设施都没有建设。

  甚至于最基础的道路,都是乡间的泥土道路!

  导致了国内运输到远东的农业机械,为了越过开春化雪后泥泞的黑土地,不得不要求全部农业机械改装宽边履带,受雇开农机华夏人自嘲他们遇上了德国进攻苏联的困境……

  正是没有完备的农业设施,前几年的农业都是靠天收,今年风调雨顺,大豆收获就更好,今年水旱绵延,大豆收成就更差,因此有了三十到八十万,这种产量幅度差距极大的数字!

  丰产和减产的收益差距极大!

  “有了这套运输体系之后,更多产量就能运出来了。”吴奇感叹了一句。

  这套运输体系上限在350万吨左右,还有一部分的扩建优化的余地……

  至于更高?

  核算一下远东能容易种植地黑土,产量差不多定格在500万上下了,差不多能填补华夏一小半大豆进口缺额,不管是对国家还是自己都有极大好处。

  请收藏:https://m.lewen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