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9:难关_g上瘾h宋凉向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多行攻心之计。”

  施廷敬委婉提醒:“可我军也会渐疲。”

  秦越嗯了一声,手指在桌面上轻敲着:“一两个月我们还是耗得住的,实在不行,物资刺激。”

  “是,可再拖下去,我们立马就是两线作战的局面,万分凶险,要不……也学伪宋,许以重利,暂时联合……”

  “此议,断不可行。我有坚定御敌之决心,伪宋未必有,这种困难,是暂时的,甚至是……虽然它来的早一些,但却能淬炼我大秦军民的意志,这是一道成长中必不可少的大坎,迈过去了,就是坦途。”

  “可……”

  秦越往椅背一靠,笑道:“放心,我军必胜,那话怎么说的: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曾梧眼睛一亮,拍案赞道:“好对子,好气魄。”

  “前人故智,我只是拾人牙慧而已……”

  ……

  ……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

  三千越甲可吞吴。

  因着这副名联,百二秦关的范围扩大了,代指整个秦地,实际上最早的出处乃是古武关。

  这古武关指战国时的武关,位于吊桥岭巅,这道岭是秦楚交界地,不仅有关,还有界碑。

  因为此关扼山川之险,控关隘之雄,秦楚交战多年,楚军始终未能西进武关一步,是楚军的噩梦阴影,楚怀王更是被执于武关,是为国之耻恨,所以史记有赞:“百二秦关,势如建瓴。”

  为何守军能以二敌百?

  因为该岭高峻而陡峭,其路不容并骑,道路于山腰盘曲而上,左危崖,右绝涧,每迈一步都胆战心惊,好不容易登了顶,关门前又有一道深不见底的裂谷,阴气深深,吊桥一收,神仙难过,因为这,武关又有“关门不锁敌难犯”的美誉。

  据传,这裂谷下阴气太重,夜深人静时,时有娃哭,不是傻大胆,都不敢在这关上呆,所以后来太平时,这关城便往后移了五里,吊桥岭成了武关的外廓,平时都无人值守,只早晚有戍卒来收放吊桥。

  甲寅南征北战整十年,算是见多了世面,但真的行进在这吊桥岭处,也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百二秦关,盛名不虚。

  在这险道上,任你千军万马也是无用,只能用命填推,步步前,步步危,冷不丁的山上就有滚石落下,敌踪未显,人马已死伤十数人。

  好在先锋花枪、石鹤云都是临阵经验最丰富者,往往能提前判断危险,令后军躲过大部分的危机,饶是如此,一个时辰的路程,硬是拖延了整整一天,到达吊桥岭巅时,已是夕阳西下。

  先锋已在巅峰立住了阵脚。甲寅令大军在岭道上歇着,自己策马上了巅峰。

  却见已方人在敌军射程内,但双方都没有击弩,而是竖橹顶盾,静静的观察着对方。

  深涧对面,便是据墙而守的宋军,墙体早已布满苔藓,枯黄与墨绿交织出陈旧的颓废之意,吊桥一样的老旧,但因为天天使用,反而焕发出厚重结实的生机来,四条粗大的铁索漆黑油亮,在山风的吹拂下不住的晃荡。

  “对面守军最多三百人,人多了无立足之地,用投石器抛火药罐,同时配合弩矢就能将敌军击垮,但是,你看,敌军不仅把吊桥收起了,基石底部还放了整整十个火药罐,摆明了一有不对便放火毁桥,此桥一毁,我军可就进退两难了。”

  “涧有多深,多宽?”

  花枪顿了顿大橹,郑重道:“某去探过,深不见底,掉下去一定粉身碎骨,宽度足有三丈,哪怕你我,不着甲的情况下,不借力也是难跃。”

  甲寅抹一把脸上油汗,没好气的道:“断头路呐。”

  “怎么办?”

  “既然上了这山顶,就不能退下了,令中军上来,把橹墙再搭两层,我们就在这阵前出主意,想招,我就不信了,还有过不去的难关。”

  。牛牛小说

  请收藏:https://m.lewen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