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银矿记载_无根攻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移风乡有“银坊即古采银之所”。

  ??唐代在丽水松阳的马鞍山、大东坝枫树湾已开始开采银矿。现存矿洞遗址多处,分别位于松阳竹源乡后畲村大风岩银矿洞;板桥乡老鹰岩银矿洞。

  ??读史方舆纪要》载:“处州府松阳县马鞍山在县西四十八里,横绝松溪之口,唐时山产银,采以充贡,寻罢”。

  ??《嘉庆一统志》载:“南山银矿,所出银矿,唐元和四年(809)废,五代吴越钱氏复开仍闭”。南山即今衢州衢县湖南爵豆山。北山银矿(在今衢县上方乡银坑),宋时曾出铜锡银矿,明清二代,时开时禁。这便是着名的南北银矿。

  ??宋《元丰九域志》载:“龙泉一银冶”。该处龙泉为今之诸暨。《宋史#地理志》记:“绍兴府诸暨有龙泉一银坑”。

  ??《天台县志》有载,宋元佑元年至八年(1086-1093),天台县水南村银山曾开采冶炼白银。留有简易矿井和矿渣。

  ??宋崇宁三年(1104)开采东阳县城西南15里金井场银矿。《元丰九域志》有记:“婺州东阳县一银场”。

  ??《宋史#地理志》记:“处州遂昌有永丰银场”。永丰银矿宋代开办至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考古发现,濂竹乡治岭头村附近的山坡上,发现始采于宋代的古矿洞一处。经实测和考证,该矿洞矿床属金银低硫物石英单体,矿石为金银共生体,矿洞长150米,垂直深137米,计5个开采段,被采空间7~8万立方米。此矿洞为《宋史》所称“永丰银场”采矿处。另《元丰九域志》也载:“遂昌县永丰一银场”。同为一地。

  ??《明史#地理志》]载:“处州府宣平县西北有砻坑山,旧产银”。明永乐元年(1403)至德宣十年(1435)在武义开过银矿,至景泰(1452)停采。有采矿洞穴386处。

  ??据《文献通考#坑冶》载:“宋兴产银五十一场,产铅三十六场,在衢者三,皆置吏主之”。在宋代衢州为产银重地,约占全国的三成。这里记载的衢州宣平县砻坑山也应是宋时所开采。

  ??丽水银场山元明银矿遗址,在城东北30里枫树湾乡银场山。银场山为元明时期处州着名产银地。古矿址集中分布在银场和银坑两地陡峭山坡,在大岭村、仙银盏村、管坑村附近山坡上也有分布。

  ??平阳顺溪白云村银坑、腾蛟湖窦银坑村均有开采并冶炼。正统元年(1436)封坑。

  ??天顺二年(1458),朝廷在云和黄家畲设银官局。以崇头为中心方圆5公里内有采炼之场。

  ??嘉靖年间,衢州常山球川也曾开过银矿,至万历十三年(1585),苗脉尽。

  ??《文献通考#坑冶》又载:衢州“龙游灵山也有一场”。嘉靖十九年,处州矿工来开化六都(今芳林乡际底)开采银矿、铅锌矿,被知县武力驱逐。光绪二十四年(1898)恢复开采。

  ??光绪《庆元县志#坑冶》“按旧志,坑冶有十。”遗址位于丽水庆元县屏都镇官头山至淤上乡苍岱。开采于明成化年间(1468-1487)。

  ??泰顺县距龟湖乡约七里的白石坑村半山腰有矿洞遗址及碑记,开矿于成化五年(1469),至弘治改元(1488)尽。

  ??郑元庆的《湖录》记:“弁山及孝丰山皆有银矿,明中叶时开,几酿大祸”。弁山及孝丰山分别位于湖州的长兴和安吉县。

  ??在西天目山南麓。从朱陀岭经九思村至溪西村一带,有一“银山洞”,曾开矿于嘉靖,万历复采。九思村后还遗留数千吨矿渣。

  请收藏:https://m.lewen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