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2、第八十二章_玩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准备往上举荐苏洵。宋朝有个说法叫“举茂才”,也就是说有权位的官员看到遗落在民间的人才,可以推举上去让他谋个一官半职。

  听人通禀说苏洵父子三人来了,张方平立刻让人将他们领进来。

  苏洵三人一踏入屋内,张方平竟觉满屋熠熠生辉。这父子三,面庞相仿,神采奕奕,未开口已叫人心喜。再细看他们上前见礼,父亲稳重,两个儿子更是灵慧出众。

  张方平心中生出爱惜之意,面上却不曾表露,先出了几道题考校苏轼和苏辙兄弟俩来,然后与苏洵闲谈起来。

  苏轼盯着眼前的卷子,立即想起王雱在心中给他抱怨过的“许多长辈见了我便要考校我功课”,王雱这厮光是抱怨几句还不够,还要把被考校的问题列成考卷,叫人送来给他,美其名曰“有福同享”。

  照苏轼看的话,这应该叫“有难同当”才对。苏轼灵机一动,飞快把张方平出的题浏览一遍,瞧瞧有没有什么难题可以截下来考考王雱。有福同享!

  苏轼也有点强迫症,但凡王雱写来的题目里头涉及他没读过的书,他就恨不得立刻把书找来好好看一遍。通信这段时间以来,苏轼看的书直接比以前翻了一番!

  张方平出题还是有点水平的,不过难不倒苏轼,他飞快地提笔完成大半,最后两道题琢磨了半天才作答。等他答完卷了,往旁边一看,弟弟还没做完呢。苏轼瞧见弟弟空着的题目,决定给弟弟一点小提示,他在桌下踢了踢苏辙,然后朝他晃了晃笔杆子。

  笔杆是空心的管子,意思是这句经义出自管子。

  苏辙刚恍然地准备作答,窗外就传来苏洵的轻咳。

  转头一瞧,张方平和苏洵都站在窗外瞅着他们呢。

  苏轼马上腰杆挺直地坐好,目不斜视、耳不旁听,专心检查起自己的卷子来。

  即便试图作弊被抓了个现行,张方平看过他们的答卷后还是非常满意。张方平指着其中一道题夸道:“这道题有些偏,我还以为你们会答不出来。”

  苏辙是个老实孩子,据实以告:“这道题我和哥哥见过,是哥哥一个好友在信中写来的。”

  张方平来了兴致,看向苏轼。

  苏轼便把自己与王雱信中相互考校的事说了出来,并把几道印象深刻的难题告诉张方平。

  张方平一听,感觉题目出得还真有点水平,寻常人根本不可能想出来。张方平抚须赞道:“如此益友,应当多往来才是。”

  苏家三父子都得到了张方平的认同,心中十分欢喜,在成都府住了几日才回眉山去。回到眉山,苏轼兄弟二人先去见了程氏,而后才各自回房。

  苏轼去年成了亲,妻子王弗午睡方醒,正坐在妆镜前梳妆。听到脚步声,王弗转头一看,明眸含笑,起身迎道:“回来了?”

  苏轼把王弗拉回妆镜前,拿

  请收藏:https://m.lewen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