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章 我有一座四合院_我做古籍修复得天道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顺着被岁月打磨出痕迹的青石板,李相白下山。

  山上长宁观。

  粱行一笑颜眉开,小道士吴三千还在噘嘴。

  “师傅,桌子、椅子都是从集市用两文钱买来的,墙面也没有墨痕,窗户纸早就破了呀。”

  粱行一满脸的意味深长,“做事情要看结果,不要关注过程和起因,道观节省了五十八文钱,赚了二十文对不对?这个钱可以给你增加伙食,可以买布料做新的道袍,人要向前看。”

  “是向前还是向钱?”吴三千问。

  “有钱就能向前,向前为了得钱,有什么区别!”

  啧啧称叹李相白手艺,老道说道:“李相白修补古籍的技艺登峰造极,早就可以入嵩阳城藏书楼当一名良工,专门修补诸子百家遗存下来的典籍。可惜生不逢时,没有人推荐。”

  “《剪灯琐语》、四十二本典籍送到嵩阳城藏书楼就能得到银两奖励,钱银还能用来修葺道观。长宁观虽然没落,但也辉煌过,师傅在嵩阳城藏书楼典籍乐大人面前能说几句话,回头推荐推荐李相白。师傅喜欢钱,但也慧眼识人爱才惜才,李相白需要的不是数十文钱,而是机遇,机遇!”

  吴三千认真的点头,感觉自己有点错怪师傅了。

  曲曲折折近十多里的山路,李相白走的虽然气不喘面不红但也小心翼翼。还好没有遭遇到打秋风的鬼和巡山妖物。

  出山,地形平坦,李相白依旧没有力竭身疲的迹象,健步如飞直奔嵩阳城郊外。

  午间时分,嵩阳城外集市的烟火气中李相白进入自家小院。

  嵩阳城依山傍水,小商河自城外逶迤南下注入直通大周都城西京的运河。

  李相白的院落沿河而建,靠近河道码头集市,地段不算偏僻,门前是官道和稀稀拉拉的小树林。开门进院,走马观花看新家。院内有取水的古井,北房向阳,是正房,用于居住。东、西两个方向的房屋为厢房,南房门向北开。

  破旧,茅房。但是实实在在的“廊院式”四合院建筑。

  站在院中老核桃树下,李相白感慨一声,“我有了一座四合院。”

  微冷的春风吹过,有三两根茅草被风卷上天空。

  “春风卷我三重茅”。李相白唏嘘。

  北房两厅,一间用于休息,另外一间放着修缮书籍所需的各种大小器具。内有四个书架,齐整的摆了近千册书籍。

  书籍都是身体原主人搜集而来,残破书册都做了修补,整旧如旧。李相白放弃了毁书修补的投机取巧行为。

  存钱不多,从原主记忆中李相白翻箱子倒柜找到了五十文钱。

  午间吃的是馒头,一文铜钱四个馒头。在集市溜达一圈,了解消费水平,李相白感觉到了生存压力。

  …………

  距离李相白小院数里的嵩阳城。

  城内正中地段建造有大周文渊阁设置在嵩阳城的藏书楼。

  藏书

  请收藏:https://m.lewen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