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章 六爻金钱卦,开文殿_我做古籍修复得天道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呈现的即不是阳面,也非阴面,而是顺着地面滚动。

  吴三千瞪大眼睛看着三枚金钱滚动之后竖在地面皲裂开的缝隙当中。

  “师傅,这是什么意思!”吴三千问。

  “这个呀,这个就叫天机不可泄露!到时你就知道了。”

  “师傅是要去看李相白文殿考核!”

  “自然要去!”

  拉着吴三千,粱行一不紧不慢跟在前方两名身材丰腴的小娘子身后,抚须前行。

  正午时分,李相白出现在藏书楼下的广场。

  广场里外三层都是人。

  以嵩阳学院儒法学生为主。

  法家子弟没有儒门学生多,有法家衰弱,少有圣贤的客观原因。另外的原因则是法家子弟多集中在斩妖除魔的悬镜司,维护治安的衙门等特殊机构,公务繁忙,不似儒门学生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浪。

  到嵩阳城藏书楼的途中典籍乐遥给李相白做了儒门修行体系划分的科普讲解。

  藏书楼所供奉的文殿是前朝大儒商岱岩浩然正气凝聚而成。

  商岱岩诗词出众,落笔生花,儒门夫子境修为。

  大周儒家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儒家修行分十品。

  初三境、中三境、上三境及其九境大乘之后为万世开太平的太平境。

  一品太平境,往下的上三境是圣人境、夫子境、大儒境。

  上三境之下则是儒门弟子证道立境的中三境。

  君子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儒门弟子证道三境就是立德境,立功境,立言境。

  立德,说的就是儒门弟子要有高尚的思想道理,可教化一方。立功则是儒门学生做出有利于国家盛世太平或者百姓安居乐业的业绩。立言注重的则是儒门学生思想见解能流传不朽,笔下文章可以载入史册。

  立德,立境,立言三境为证道之境,得天道认可则成为大儒。

  下三境说的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明心养德,

  依次往下分别是明心境、生花境、修身境。

  明心自见能厚德载物

  落笔生花可文以载道。

  修生养性得浩然正气。

  儒家十境,字里行间李相白就能理解通透。儒家十境在李相白眼中也就是思想的逐渐升华。

  简单一点,其实就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及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概括。

  文渊阁的儒家、法家学士分大学士、协办学士、学士、侍读学士、侍读、典籍、中书。这是大周朝廷册封的品阶。

  中书为从七品,给李相白讲述儒家修行体系的乐遥是典籍,典籍是正七品。

  掌管嵩阳城藏书楼的闵相如是侍读学士,官衔从四品。儒家六品立功境。

  京城文渊阁而来的上官瑾和南宫烈为学士,官衔从三品。上官瑾是儒家四品,南宫烈是法家四品。

  知道儒门修行体系及其文渊阁一众大佬的官衔品阶,李相白称赞。都是妥妥的金主!

  抱上任何一人都能大树底下好乘凉,要是上官瑾、南宫烈、孟松溪都靠上了,就是长宁观道童吴三千口中的风水说,“三花聚顶”。

  藏书楼广场有圣人庙,俗称“弦歌台”。两边石柱镌刻着对联一副。

  “学至精深文有品,德称贤达质无瑕。”

  弦歌台其实就是文渊阁圣人的讲台。

  上官瑾登“弦歌台”,将双手捧着的白玉匣盒供放在桌案上。

  文渊阁的学士要开文殿。

  请收藏:https://m.lewen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