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38章:战略调整_大隋第三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始皇比肩。”

  杨侗倒是知道大隋王朝哪怕没有他,也和秦朝一样的伟大,但若拿他和秦始皇比肩就有些令人汗颜了。不过大隋普通话这个历史重任真的要认真搞下去,说道:“汉语拼音、声母韵母表传遍天下,早已是孩子们认字、识字的基本方式,这本身就是言同音。”

  “确实如此。不过推广面太小了,其实除了用来教化大隋百姓,对于四周各族亦有奇效。而诸多异族连自己的文字都没有,根本抵挡不住我们几千年的灿烂文明,要是推广拼音,长久之下定然移风易俗、彻底融入大隋。”房玄龄一扬手中的《字典》,继续说道:“另外,微臣建议给《字典》上的每个主字,加上声母、韵母和音标。”

  “难怪朕觉得这本《字典》不太对头,原本还差了拼命和音标。”杨侗这才恍然,对杨侑说道:“三弟务必将这三样加上。”

  “喏。”

  “圣上,微臣有一点要补充。”孔颖达说道。

  杨侗笑道:“请说。”

  “言同音的关键在于授课夫子,要是三学夫子自己都发音不准,那就误人子弟、贻笑大方了。臣认为要对夫子加强教育,以他们说话口音、吐字标准,来作为是否合格的考核方式。”

  杨侗沉吟半晌,道:“既然要推,那就广泛去推,现行字音以后就是大隋国语,并将之纳入三大学宫和郡学的考试范围,考试内容就是让学子们读一百个词语、一百句话。至于已有官吏,一言一行都是表率,等到《字典》面市,就给他们每人一册,要求他们平时也说国语,潜移默化的影响地方百姓,同时也免得换一届官员,地方百姓又得适应一种新口音。”

  “此事由尚书省负责,尽快根据各部特色,拟出一套比较合理的章程,以便国语推广。”

  “对了,下一期半月谈,就以‘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作为话题,务必让读者知道语言不通的不便。”

  “臣等遵命。”

  一连串的计划从杨侗嘴里说了出来,几乎没人反对,这就是杨侗当独裁皇帝的好处,在治国方面,他向来只是指明方向,细节自有这伙高智商的人去完善。

  朝廷如今已经步上正轨,随着内阁制的逐步完善,中枢已经形成一套互相监督的运转体系,想要在制度上再进一步是不大可能了,更不会搞内阁阁臣实权化,那样只会削弱皇权。

  大隋事业蒸蒸日上,正处于十分关键的转变期,君臣下下一心一意为自己设想努力,要是搞什么君权相权平衡,迟早令君臣相疑,大隋伟业受阻。自己还在的时候,大隋皇帝就如镇压孙猴子的五指山一般,任何人都动摇不了、动弹不得。

  但自己要是挂了,继承人和执掌一半权力的宰相,估计要为对方手中的另一半权力,斗得不可开交。

  史上的李

  请收藏:https://m.lewen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