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14 章 河中铜鼎!_大秦之我是始皇私生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寻九鼎,镇国运?”

  “玄儿,你确定你能找到周鼎?”

  咸阳宫,嬴政以及一众大臣,正目瞪口呆的看着眼前的赵玄。

  农圣加封仪式迫在眉睫,所有人都处在忙碌当中。

  结果,今天一大早,赵玄突然跑了过来,并且提出了要在农圣加封仪式之前,寻到丢失的豫州鼎。

  鼎,在所有华夏人的心目中,都属于意义非凡的东西。

  九鼎同样也象征着王权至高无上,是国家统一昌盛的代表。

  因此,华夏历代王朝,上至夏商,下至唐宋,都有过铸造九鼎的记录。

  九鼎又称九州鼎,据传是大禹在建立夏朝之后,用天下九牧所贡之铜铸造而成,分别象征九州。

  后来到了商朝,鼎也成了王室贵族专属的物品。

  并且,对贵族所用的鼎,商朝也有明确严格的规定。

  士用一鼎或三鼎,大夫可用五鼎,诸侯可用七鼎,而九鼎,只有天子才配使用。

  在祭祀天地祖先时,更需要行九鼎大礼。

  也正是因此,鼎在各王朝的意义也就愈加沉重。

  自从东周,周王朝衰落,诸侯强大起来之后,曾数次想要从周王室手中夺走九鼎以令诸侯。

  一直到了秦昭襄王即位,周王驾崩,周民遂东亡,秦取九鼎,而迁西周公于惮狐。

  后秦庄襄王灭东周,东西周皆入于秦,周既不祀。

  然而,秦灭东周之后第二年,在将九鼎运回咸阳的途中,其中豫州鼎不慎落入泗水,不得其踪。

  这么多年,秦王室先后派出很多人前往泗水打捞豫州鼎,但都不得其法。

  而这一点,也成为了不少人认为天命不在秦的证据。

  如果赵玄真的能找到豫州鼎,并且在农圣加封仪式之前,将其亮出来,这对大秦来说,绝对是个收拢民心的好机会。

  只是,嬴政很明显对赵玄没什么信心。

  毕竟寻找豫州鼎又不比治国打仗,这就是靠人力去找的。

  大秦找了这么多年,都没找到豫州鼎的踪迹,除非赵玄有千里眼,能一眼看到豫州鼎的下落,不然他亲自去也没用。

  “敢问父皇,您派人去寻找豫州鼎,是否是去泗水下游寻找?”

  “是啊,水往低处流,豫州鼎落水后,自然会被冲往下游!”

  嬴政理所应当的说道。

  “这就难怪您找不到豫州鼎的下落了。”

  赵玄轻笑摇头。

  记得小时候在上学的时候,他曾学过一篇文章,名叫河中石首。

  当时赵玄看完之后,还是十分好奇,为什么沉重的石狮子,在落水之后,会被冲到上游。

  后来,他又百度了很多相关资料,查阅了各种理论分析。

  不过,网上的答案众说纷纭,也没有个确定的答案。

  有人说这是纯属杜撰的,也有人拿出了很多高大上的理论分析,试图求证。

  主要原因大抵是因为,由于外部因素的不同,所以才导致会出现各种不

  请收藏:https://m.lewen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