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8章 现在我想做个好人_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帅号召咱们读书的时候,我就请了先生。”

  朱元璋一边看常遇春虽然毫无美感,但还算工整,不影响的字,一边道:“你常年在外征战,有空读书?”

  常遇春道:“总能抽出时间。马背上、扎营后,都有空。我儿子上学后,我看他的识字卡片挺有意思,就自己也复制了一本,画得更大了一些,平时就竖在马背上,骑马的时候就能看。”

  朱元璋绷不住严肃的表情,笑道:“你也不怕马跑沟里去。”常遇春也憨厚笑道:“我的马认路,我闭着眼睛它都能自己找路,不怕。”

  朱元璋道:“识字卡片是个好主意,可以推广,正好堵住那些偷懒找借口不肯读书的兄弟们的嘴。我要说这是你的主意,他们会不会来揍你?”

  常遇春笑道:“那让他们来。比起打架,我可不会输给谁。”

  朱元璋道:“那就说是你出的主意,给你记一功。”

  说完这句话后,他短暂沉默,十分认真仔细地看常遇春这一份详尽的献策。

  其实常遇春所写的与其说是献策,不如说是在衢州和池州的心得总结。

  当朱元璋在看常遇春的工作总结的时候,陈标正好也在讲常遇春在衢州和池州干下的事。

  朱元璋占领的所有城池的经济全部要靠陈家周转盘活。朱元璋十分信任陈标,他现在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打仗上,经济方面的事就没有多操心。因此陈标比朱元璋还先知道衢州和池州的细节。

  整理了一番情报,又找了从衢州、池州回来的知情人详细打探之后,陈标让人编写了新的课程,给这群小学生讲解常遇春在衢州、池州执行的政策,让他们写心得体会。

  应天小学的其他辅助陈标的教书先生们都很惊讶。这群小学生正在启蒙,难道不是熟读熟背《三字经》《千字文》等启蒙教材,争取多认几个字,好过渡到四书五经吗?

  为何陈小先生居然给小学生们讲解田赋国策,小学生们听得懂吗?

  陈标认为,这群人听得懂。

  古代人和现代人的智商没多少区别。现代社会的小学生们就能每天看新闻,和同学们讨论国家大事讨论得头头是道,为何应天小学的小学生们不可以?

  他也没打算让这群人听了这些事情就变得多厉害,他只是要拓宽这些人的视野。

  谁都知道,现代人和古代人最大的差别,在于信息量的摄入。

  为何既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这也是为了扩充信息量。

  大部分人的智商可能都在同一个区间。信息量的摄入,就决定了一个人所谓的聪明才智。

  即使小孩子懵懂,从小耳濡目染,长大后就会无意识将自己摄入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能力。

  若以为小孩子不懂,就不教导他们,就会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

  啧,输在起跑线上,这个描述真是让陈标

  请收藏:https://m.lewen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