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55节_大国股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它对德国人来说是个不折不扣的“死神”,然而对苏军士兵来说,“喀秋莎”无疑是最具有破坏力和威慑力的战术性武器。

  谷雨没本事现在就搞定坦克,伊尔攻击机一时半会也没有指望,自然就看中了喀秋莎,当然了,他对中国版本喀秋莎的研究思路就是可以拆分的游击神器107mm火箭炮。

  而不是用卡车拖着跑的重型喀秋莎,两国的战场环境差距实在太大了,喀秋莎目前不是当务之急,先把游击神器搞定。

  火箭炮的研发难度并不大,哈马斯的武器专家以上下水道的无缝钢管为弹体,以迫击炮弹为战斗部,使用经过处理的硝铵炸药为燃料,在钢管尾端上焊接一组弹翼以稳定飞行,这种简单的火箭都能打到将近十公里。

  虽然这款武器的战斗效能还不如一辆迫击炮,但哈马斯的条件实在太惨了,还比不上现在的环太党,所以一款火箭炮,在谷雨明确了种种要求后,只用了一年多就研发出来,可以说达到了基本满足了谷雨提出的设计要求。

  这是一款轻型火箭炮,可以使用骡马拖曳,拆分之后,也可以通过人力运输,上不过颈、下不过臀、宽不过肩、重心贴身,便于山地作战。

  采用12管布置,分成3排,每排4管,他们固定一起,再置于一座两轮拖车上,方向射界左右各15°,俯仰射界0°~60°。

  轮式发射架上带有助锄式的炮架,发射时可以展开稳定发射姿态,整套设备空重400公斤,战斗状态六百多公斤,非常轻便。

  采用间接发射模式,发射间隔1秒左右,火箭弹重20千克,最大飞行速度350多米,最大射程6000米,虽然比不上谷雨要求的8.5公里,但已经达到了日军四一山炮的最大射程。

  “三,二,一,发射!”顷刻间,一团又一团火光冲了出去,半分钟不到,十二枚火箭弹击中了目标,巨大的爆炸声此起彼伏,威力之大,让特意过来视察的总参谋长邓少章同志吃惊无比。

  等火箭炮汇报表演结束后,邓少章同志骑马来到了试验场,又仔细观察了一番,汇报中说炮弹杀伤半径达到了12.5米,确实已经达到了,这玩意集中使用的效果,不亚于一个榴弹炮营。

  陪同考察的炮兵司令员耿继周同志满意无比,“好东西,绝对是好东西,合在一起,非常适合于攻击战场上的集群目标,摧毁野战坚固工事,压制敌炮兵阵地!分开使用,又可以让单兵使用,远距离攻击敌目标,杀伤力巨大!

  有了这玩意,晋造山炮可以少装备一些,虽然精度比较差,但火力上却是比山炮强了太多,这玩意一次齐射的火力,相当于8到10倍数量的山炮部队,能够轻易将火炮的火力压制下来。”

  不过邓少章同志又

  请收藏:https://m.lewen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