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25节_大国股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人之所以出现争议,自然还是因为赣闽根据地的复杂形势,年初常凯申解决了福建事变之后,并没有闲着。

  他采取的战术是北守南攻,常凯申吸取了前几次围剿的失败教训,开始了稳扎稳打,步步推进,一路上大量构筑碉堡,对红军活动区域实施封锁并截断红军的活动路线。

  中央军以修碉筑堡为惟一要务,陈诚甚至硬性规定每星期一连必须添筑一个以上之碉堡,如构筑碉堡再因循玩忽,查出定以军法从事,决不姑宽,有名的书呆子黄维专门负责这件事。

  陈诚这一次用人非常出色,黄维这个书呆子很适合干这样的活,到1934年六月,仅在江西,中央军构筑各种碉堡5300余座,福建六百多座,为沟通碉群修筑公路5000余公里,大量的碉堡及其通连公路组成严密的封锁网,严重约束了红军的机动作战。

  一方面军几次想发动战役,打破敌人的囚笼,但都不是非常成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根据地一天天的缩水。

  除了堡垒战术限制一方面军的机动性以外,常凯申秉着总体战的思路,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政策,严密统治、收揽人心,其中,对根据地最具威胁的是封锁政策,严禁粮秣、食盐、工业品和原材料等物资流入苏区,断绝其与外界的联系。

  自谷雨上任以来,赣闽根据地好不容易恢复的一点元气,还有利用福建事件,购入的大批物资,经过半年的消耗,此时也已经所剩无几,红军又一次陷入到较大的困难之中。

  各种报告上来,谷雨自然清楚赣闽根据地的情况非常不好,他之所以对几个军阀代表那么友好,实在是没有办法,情势所迫。

  而在逼走张学良,重创东北军之后,常凯申继续大规模增兵,随着环太党在四川取得突破,常凯申也意识到赣闽根据地的极端敏感,这一回把吃奶的劲头都拿出来了!

  某种意义上,现在环太党和常凯申在抢时间,环太党拿下了四川,就可以联系二方面军,全面东征,增援赣闽根据地,到那个常凯申就将被环太党压缩在长江中下游的狭长地区,中国的战略要地丢失殆尽,等待他的就是败亡的命运。

  常凯申如果首先解决了赣闽根据地,就可以保证长江以南核心地区的安全,他完全可以沿着黄淮地区和湘粤铁路沿线布防,堵住环太党的进攻,这样半壁江山还是可以保得住的。

  面对这种局面,吴冠生同志的想法就是不惜一切代价,钉在赣闽地区,尽可能保住根据地;谷雨则更想保住老本,这两个千锤百炼的王牌纵队,要是丢掉了,太可惜了……

  两人争论了一番,最后还是决定把选择的机会给前线的同志,让你们根据情势自行决定,这倒不是推卸责任,而是谁都舍不得丢

  请收藏:https://m.lewen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