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4节_大国股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沈亦云默然,“如此一来,膺白,经营半生的事业,恐将付之东流了!”

  “乡村不治,中国绝难太平,但环太党以暴虐行事,横扫一切士绅,未来必有无数隐患,希望我们二十年之积累能对他们有所借鉴吧!”

  “可你和他们毕竟有四一二之深仇大恨?”

  “他们现在治理乡村的办法,学得就是阎百川,能学阎锡山,自然也能学我!阎锡山真是白瞎了那么好的字,他要是格局高一些,何至于今天的下场?唉,山西表里河山,乃是王霸之地,环太党获得山西,已然再难限制!”

  说到这里,黄郛又叹了一口气,“凯申之才,近世罕有,也有志于改革,但天下不靖,内忧外患,他能做的也只能是勉强维持!可惜呀,运乖时蹇,运乖时蹇呀!”

  黄郛慢慢站起身,十分感慨的唱起了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虽然对常凯申反动政权的未来相当悲观,但黄郛担任外长之后,却尽心竭力,想尽办法和日本人周旋。他对日本公使有吉明使用的是拖延战术,效果似乎相当不错,有吉明要天天谈,每周五次,黄则提出每周开会一次,并和颜悦色地和有吉明争辩。

  他说他很忙,有许多别的外交问题等他处理,他还要参加行政院的会议。有吉明多方坚持,最后达成妥协,每周会谈三次……

  每次会议都在下午三时至五时召开,但黄郛使用了一些手法来拖延。当会议开始时,他的客套话会长达十分、十五分甚至二十分钟。

  客套话后又命献茶,尽管有吉明不悦,黄郛还是尽量使喝茶的时间拖长,而有吉明也知道这是东方待客的礼节,无法加以拒绝。

  尔后在讨论中,一切必须由日文翻译成中文,及由中文翻译成日文。黄郛习惯于讲究辞藻,出言文雅,轻言慢语,翻译有时听不清黄郛言语,有需请他复述一遍。遇到困难时,黄郛即向有吉明提出:“我将就此报告委员长,下次会议时给贵方答复。”

  黄郛这样明显的拖延,自然是为常凯申的周旋争取时间,比如派出熟悉日本高层的人士赶赴日本游说,又比如再次派出宋子文等人游说英美,寻求外国的干预……

  常凯申和黄郛的伎俩,有吉明早就心知肚明,不过他也没有揭穿,因为他必须让常凯申死心,现在与上一次不同,那一次帝国国内意志不统一,但现在完全不同,现在帝国民意高度统一,一定要想法设法迫使常凯申屈服,让他配合帝国,一起消灭环太党;

  至于英美的干预,呵呵呵,常凯申有那个本事尽量使出来吧,当然了,常凯申还有另外一招,那就是不顾帝国的保密警告将“二十一条”公诸于众,营造反日舆论,但是这一次不用常凯

  请收藏:https://m.lewen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