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95节_大国股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谷雨给出了一个很好的办法,那就是充分利用根据地的知识分子。

  谷雨来到太原发现了这些问题后,立刻从山西大学找了一些数学教师,让他们根据前线需求,正太线的运力和人员物资的情况进行计算。

  又让前线和后方的后勤部门每天几次电报沟通,并建立四路军后勤部和正太铁路管理局联席会议制度,排出每天运输的优先级,然后按照优先级安排,一些不必要的运输被取消或者推迟。

  就这样,四路军很快理清了头绪,正太线发车频次提高了不少,大量人员和物资这才被迅速运到了前线,有效的支援了战争的胜利。

  到了这一步,环太党高层才真正意识到建立一套科学的后勤体系、动员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甚至有可能决定着前线的胜负。

  这一次打得是战术水平不高的国民党反动派,就有这么多问题;等到四路军的根据地越来越大,运输线越来越长,又有内河运输,公路运输等等,混在一起;等到日本人打过来,他们甚至还会用飞机不断骚扰,运输的难度也会增加不少。

  到那个时候,如何保证后勤运输,要难得多,这一套管理体系必须建立好。

  而这一块德国人非常领先,早在普法战争期间,德国人就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战争动员体系,他们能够迅速击败法国人,其对各种人员、物资和铁路网的出色调配起到了关键作用。

  所以向德国人学习,建立这一套管理体系就很有必要了,这也就意味着环太党必须建立一个高水平的总参谋部,这同样也是政治工作的需要。

  但不要说四路军,就是整个中国也没有这样出色的参谋人才,当然了,苏俄那边肯定有合适的同志,不过很显然,不管是谷雨,还是贺国正都不希望苏俄掺和总参谋部这个最核心的军事机关。

  现在俘虏了佛采尔,则完全不一样了!

  作为前德国总司令部部队室主任,也就是总参谋长,佛采尔对这一切自然十分熟悉,让他来指导重组总参谋部,建立动员体系,环太党则不需要有任何担心。

  除了想利用佛采尔重组总参谋部,建立动员体系以外,环太党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佛采尔的关系,与德国人达成物资互换协议。

  环太党控制区内各种意义重大的有色金属,各种战争物资,需要有一个大买家,但现在是经济危机期间,这些东西卖不上价格;同样卖不上价格的,还有德国的工业设备,甚至还有德国无数的失业专家和工人。

  双方都是穷鬼,这就存在以物易物的可能性,常凯申能做,环太党自然能做。

  连苏俄国内都有大量的德国专家,更不要说环太党了,只要德国人愿意帮忙,就算是勒紧裤腰带,四路军也愿意。

  而在政治上

  请收藏:https://m.lewen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