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四、倒是巧了_帝国星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比我料想的支撑得更短一些啊。”

  望着面前这些文官们,赵和嘴角掠过一丝笑意。

  他按捺住自己心底的轻蔑——这些文官虽然有不小的缺点,但短时间内想要完全取代他们是不现实的,特别是强敌在侧,还需要借助他们的能力来统合整个大秦的国势。况且,正如赵和此前总说的,人皆有私心杂念,这私心杂念只要不误了正事,皆不须过于深究,否则天下就没有办事之人了。

  “诸位又有何事?”赵和问道。

  “请护国公……中止南征。”见陈阳不开口,田珍硬着头皮上前发话道。

  “此事早晨不就已经议过了么,南征至此,路途已过四分之一,无功而返,劳民伤财却一无所获,即使不虑为天下人耻笑,也当怜惜百姓完粮不易、徭役辛苦!”赵和平静地道。

  “护国公何虑徒劳无功?如今天下时局,已与先帝之时不同,护国公当营建东都以利于国家之治。”田珍进言道:“以臣观之,洛阳繁盛,地接要冲,且有洛水、龙门之龙脉,相士皆以为有帝王之气,可为东都!”

  “至于江南丑类,遣一使者便足以制之,陛下只需于东都静待佳音即可。”又一位大臣进前说道。

  陈阳始终没有说话,不过却也没有出声反对——他身在此处,只不过是做个见证,证明这经营东都的建议提出,是经过朝堂之上重臣认可,而不是草率之举。

  换言之,他是来此承担历史责任的。日后史家记载今日之事,少不得有他一个名字,但无论迁都洛阳之举是正确还是错误,他留下的都不是什么好记录。

  赵和情知他心情复杂,考虑到此前他“三是御史”的名头,赵和也不为已甚,只作没有看到他。

  在人群之中,班直正在奋笔直书。

  他这个起居郎,时隔数年之后,仍然没有升官,还是在起居郎的位置之上,只不过他记录的人员,从以前的皇帝、太后,变成了如今的护国公。

  对于他会如何记录今日之事,赵和并没有多少兴趣。

  “我再问上一句,诸位确定是要营建东都,而不是南征?”赵和问道。

  众文官连连点头。

  只是这半日的苦头,他们就受够了!

  虽然大秦以武立国,军功赏赐之丰甲于任何功劳,这些文官平日里也少不得沙场觅封侯的诗文,但真正让他们参与到行军中来,就已经叫苦不迭,更何况现在遇到连日阴雨,又担忧去了南方感染疾疫。更加上揣摩出赵和真正意图之后,他们更不敢与赵和的意志彻底抗衡,在短暂的抵抗之后,便放弃了原先的立场。

  自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放弃了自己的立场,至少陈阳觉得,自己并没有放弃立场。

  因此,在众人都以为事情就此定下之时,他反而站了出来。

  “陛下,迁都之举,动摇国本,臣今日虽然

  请收藏:https://m.lewen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