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五、沽名钓誉_帝国星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一片沉寂之中,赵和环视群臣。

  如他料想的那样,群臣之中,脸上露出惭愧或者深思神情的不多,绝大多数人还是不以为然。

  他们此时不出声,不过是畏于赵和身后的兵马罢了。

  赵和并不失望。

  这个帝国,百余年来一直是视野所及的地方最强大最繁盛的国家,因此从诸子百家到朝堂文武,众人的目光都习惯往上看、往内看,而不是往下看、往外看。他们嘴上讲着仁义,但他们的仁义是否适合底层的市井小民,他们是不在意的,他们在意的只是自己高高在上指手划脚发号施令的权威。他们口中欢迎有朋自远方来,但对于远方发生的事情却是漠不关心,最多只当作奇谈趣论。

  但这并不是说,他们就俯不下身、望不了远,他们只是需要有人点醒、有人敲打和有人激励,毕竟诸子百家华夏诸学,根源都在于易,都在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两句之中。

  所以赵和向司马亮点了点头:“司马亮,你现在可以说话了。”

  以赵和的年纪,直指司马亮之名,可谓失礼之至了。司马亮却是面色不变,他缩在洛阳地洞里几十年,这点程度的羞辱对他来说不算什么,因此他沉声道:“民生多艰,正是烈武帝以来倒行逆施的结果,远人不服,亦与朝廷穷兵黩武、小儿辈好大喜功有关。若是拨乱反正、修德立圣,何愁天下不太平、远国不宾服?”

  赵和哑然一笑:“在你老心中,我便是那好大喜功的小儿辈了?”

  “西域边陲之地,流沙之所,若非好大喜功,为何会劳民伤财经营此地?”司马亮盯着赵和,“赵都护知道我所言小儿辈所指何人,倒还算得上是有自知之明!”

  赵和身边诸将都是怒目相对,赵和却摆了摆手,将他们止住,然后道:“司马亮,先从你说的好大喜功说起,自我经营西域以来,已经有近四年了——如今第四年尚未结束,因此并未结算,但我这儿有去年西域商路结算。去年一年,仅敦煌一郡,阳关玉门二关,所收往来商队商税,从香料到帛布,折成铜钱是四十二万缗,而在于阗,西域都护府所收税收,折成铜钱是二十六万缗,在北州,北庭都护府所收税赋,折成铜钱是十七万缗,三者合计八十五万缗。朝廷去年投入至西域的钱粮,折成铜钱,不过是一百二十万缗……但是,自我经营西域以来,从辽东到雁门,黄河以北之地,犬戎人再未骚扰边境,仅此一件事,为朝廷节省多少军费与人力?”

  这是老生常谈,说起经营西域,无非是求通商之财和安边之利,因此赵和说到此处时,司马亮嘴色还带着冷笑,他正欲开口反驳,没想到赵和话锋一转:“自然,这些都可以不说,单说九姓十一家中

  请收藏:https://m.lewen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