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零二章 边军之困_新闯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感谢校长每张的验收,感谢酒大不断的指点,感谢各位书友不以我的文字拙劣而放弃,感谢所有素昧平生因我的劣作而成为朋友的人,新的一卷开始了,新的奋斗开始了,不但是猪脚吕世的开始,也是作者我吕四的开始,希望新卷依旧得到各位的指教和督促,谢谢)

  崇祯元年十一月,延绥以及整个大明终于稍稍的松了口气。

  肆虐北方,糜烂八百余里边塞的蒙古鞑子,在明军榆林边镇几万大军的拼死抵抗下,在严寒的冬季帮助下,终于退去,但是沿途八百里边镇几乎全部成了废墟,房舍,牲畜,财物粮食,以及人口全部为之一空,整个榆林边镇糜烂一片成为白地。

  鞑子退去了,边军也各回驻地,继续坐困愁城,但是,事情对于大明朝廷,对于延绥巡抚府只是刚刚开始。

  榆林原有驻军和客军计六万五千余人,但是即便是扣除原先各级军将官佐以及惯例的空额,实际也有边军及客军四万七千余,这牵连三月的大战,死伤与逃散者万余,这些当然要计入阵亡抚恤,同时这次毕竟打退了蒙古鞑子的入寇,那奖励升迁也是应在题中之议,那么加上战时双饷,战后伤患,死者抚恤烧埋的规矩,就要大笔银钱。

  但是,先放下这些银钱不说,即便是原先边军欠饷就已经达一年之久,远处的不受待见的边镇更是三四年没有一粒一钱的支应,这一年之间,都是靠着各级官佐弹压,时不时的做些无本买卖才保证边军不哗变没饿死,这时候,大胜之后再不发放欠饷和赏赐,那官佐都要带头闹饷了。

  请功和申领积欠以及封赏的折子还有公函,已经数次发往延绥巡抚和兵部,但都遥遥如泥牛入海,没有半点消息,只是上面在不久前传下同意给各位将佐将士升迁,但是,这只是空口白话的升迁却没有一点点实质性的钱粮补给。

  现在,榆林镇总兵郭伟权就是想在延边之地筹措些钱粮应急,那面对白地一样的八百里边地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正在郭总兵愁得牙疼的时候,亲兵通报,手下副总兵联袂拜见,当时郭伟权头大如斗,但这二位是自己手下得力大将,并且在这次蒙鞑子入寇的时候立下大功,是不得不见的。

  在帅案后捂着脑袋有气无力的对亲兵道:“传。”

  那亲兵一个军礼之后,转身快步出去,不大一会,节堂门口一暗,两位副总兵联袂而入,一进节堂二话不说纳头便拜,然后就是一阵嚎啕。

  郭伟权知道为了什么让两个钢铁般的汉子憾哭,只得长叹一口气,走下帅案亲自俯身相扶,但是扶起这个跪下那个,扶起那个却又跪下这个,最后,郭伟权也懒得再扶,一屁股坐倒在帅堂台阶之上,手扶着头盔也跟着黯然垂泪。

  钱粮,钱粮,只是

  请收藏:https://m.lewen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